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成就动机理论:
第一、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工作往往是为了取得成就而并非为了报酬,这就是成就的需要。由于成就需要不一样,有些人就努力工作,有些人则消极应付。
第二、成就动机及指向成就的行动是两种倾向斗争的结果,这两种倾向是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。趋向成功的倾向由成就的需要、任务或工作成功的概率、成功的诱因价值三种因素所决定。相应地避免失败的倾向由避免失败的需要、失败的可能性及失败的消极诱因三种因素所决定。
第三、如果一个人的趋向成功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,他就敢于去冒险,就希望在冒险中获得成功。相反如果避免失败的倾向大于趋向成功的倾向,他就比较保守、消极,害怕失败,往往避难就易,不敢去激进努力。同时,趋向成功的倾向较高的人,如果成功了,这种成功便可能降低他的成就动机;如果失败了,就可能产生更大的成就动机。避免失败的倾向较高的人,如果成功了,就可能进一步提高自信心,提高成就动机;如果失败了,就会更加消极悲观,更进一步降低成就动机。
成就动机的有关研究:
第一、心理学家洛厄尔选择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、其他条件相等的大学生做被试,比较他们的学习效率。实验的任务是,要他们用散乱的字母,组成普通的词。比如打乱顺序的w、t、s和e,组成west。实验结果表明,成就动机强的被试,在这种学习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,而成就动机弱的被试,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。
第二、研究表明,在学校里智力水平相近的人,成就需要较高的比成就需要较低的学习成绩要好一些。在商业界,受过同样的训练,而且提升机会相同的人,成就需要高的比成就需要低的提升得要快(抛开拍马屁、溜须、唯亲是用等不正当的竞争)。